Look at me now _ 展翔皓

发布时间:2020-07-17 

IET在这个春天举办了“LOOK AT ME NOW——科技创造未来,分享你的故事”活动,希望投身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您能跟我们分享您是如何选择科技道路的。 

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分享您的真实经历启迪更多新生代力量走上工程技术的道路,为创造更美好世界打开无限可能。

 

他的故事:

姓名:展祥皓

年龄:23

院校:斯坦福大学 博士研究生

经历:2019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专业自动化(控制)+英语语言文学,曾获2019年IET PATW全球英语演讲比赛中国赛区冠军。  

 


Stanford Profile照片


与STEM结缘

小时候的我并没有像很多身边的同学那样参加了很多与STEM相关的项目,比如“机器人比赛“、”数理化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之类,学校的课业似乎已让自己应接不暇。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较全面发展”但“理科不突出”,在理工科的难题面前常常“难以招架”,但对诸多学科的兴趣让我一直比较喜欢“联想”(瞎想),也就偶尔会有一些“幸运的发现”。说起与STEM结缘,令我印象比较深刻事情来自2015年参加科创比赛的经历:当时正值高三上复习期间,在整理知识点的时我突然感觉到物理上的楞次定律、LC振荡电路、化学中的勒夏特列原理、生物中的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地理上湖泊对于径流量的调节这些我们在不同学科中了解到的知识点有那么一些共同点:他们似乎都在向我们展示着系统的平衡与对外界扰动的抵抗。当时我就特别激动,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整合总结一下。于是,在每天繁忙的复习期间,我回家还会将这些零星的思路做一些整理。在与各位不同学科老师交流后,我又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更深地体会到:能够自由地思考STEM中的问题,发现规律,并且利用它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在高三下学期选择保送后,我将自己的想法结合老师们的指导,写成了一篇小型的“论文”(当然今天看起来真的是不值一提)并且在省科创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也给了我极大的信心“继续开动自己思维的马达”。

 

我的成长历程

2015年我来到了具有“生物医学工程硅谷”之称的美国明尼苏达州,参访了一些知名的医疗器械企业。那一次旅行让我看到了BME能够带来的拯救生命的技术之光,也让我在具体STEM方向选择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明尼苏达州的生物医学工程企业


来到浙江大学开启本科学习后,我认识到了我的恩师李光老师和王酉老师。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和搭档官孝清和吴茹梦同学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一同完成了“基于电子鼻的中药种类和产地鉴别”,尝试使用仿生嗅觉传感器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来应对中药市场上出现的“医难知药”、“以次充好”问题。这一次项目成为我了解科研的一扇窗,让原本站在彼岸旁观和惊叹的我扬帆开启科研航程。

 


在2018国创年会分享“电子鼻

 

2018年,我有幸入选了UCLA的暑期科研项目,在Peng Hu老师的指点下,我尝试使用机器学习完成心脏弛豫特性的快速分析来辅助诊断,也进一步了解到BME技术在临床中能够带来的改变。而这一次的经历更是锻炼了我如何讲好STEM的能力,在2019年的五月,我在蒙特利尔的国际会议中心,在ISMRM完成自己的第一次海外口头学术报告。同年六月,在IET PATW中国赛区决赛的舞台上,我将这份工作讲述给来自五湖四海,来自STEM不同领域的朋友们。当我收获到同行的认可和掌声,我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在STEM前行的信心。八月,我前往香港参加了IET PATW的亚太决赛。在这两次IET比赛演讲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的伙伴:来自中科院的学长,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弟,来自文莱的老师。他们的课题令我眼前一亮,而更令我钦佩的是他们对于STEM的热情、对于用工程技术改造这个世界的信心和勇气。

 

2019 IET PATW中国赛区决赛与亚太赛区决赛


现在的我

九月,我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开启了BME博士“闯关”之路。在第一年的实验室轮转过程中,我遇到了两位非常好的导师David和Olivier,他们不仅学术能力高超,而且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对我也非常非常关心。在这期间,我也体验了可穿戴传感器信号建模分析撞击后脑区变型,从医学电子病例挖掘心血管疾病信息,医学图像分析新冠肺炎预后等小课题。与此同时,我也很幸运能够现场聆听Andrew Ng, Chris Re等诸多优秀的教授分享他们的见解。在这个学术殿堂中,我也将继续我的STEM旅程,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在STEM之路上做出更多自己的贡献。

 

与“后浪”
2015年明州的生医之旅以及本科时候诸多的科研体验为我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STEM之窗,我也特别希望我们优秀而努力的“后浪”能够有机会更多地尝试了解不同的领域、聆听学长学姐师兄师姐的故事,在这样的分享和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然后一直坚定地向前走。在课余生活中,我特别喜欢与学弟学妹分享我的所学所会,所见所闻,例如在浙大开办“以球会友”分享高年级学长学姐的经历,来到斯坦福走进湾区的中学为孩子们讲解脑科学知识、分享科研历程。从今年开始,我和很多非常优秀朋友一道,与几十位来自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博士后研究员共同创立了ZML Lab科普知识与学研微信公众平台,将我们的科研历程、科研项目、科学知识以及攀登历程分享给更多的人,一同传播STEM的魅力。在此,也非常欢迎广大优秀的同事和朋友们一同加入我们!

  
JLS中学脑科学分享与ZML Lab科普与学研分享平台

 

建议
此处想和大家分享两点:一个是要珍视自己的热情和激情,如果可以的话更可以用它们去点燃自己和身边的人;另一个是不要吝啬自己的联想,甚至是自己心中的“瞎想”,这些想法真的有可能碰撞出火花!